酸梅汤VS杨梅汁,谁能抢占夏季C位
进入四月天气渐热,饮料市场暗潮涌动,如果你细心的话会发现无论是商超还是便利店,冰柜里的饮料的花样已经悄然增多。 冰柜未凉,但饮料市场的暗战却已开始。 炎炎夏日,除了让人爽透心的碳酸饮料颇受欢迎之外,还有近年来主打健康的气泡水也受到消费者喜爱。但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酸梅汤和杨梅汁。前者是风靡许久的夏日『网红』传统品类,后者是近几年获得快速发展的『新晋』品类。在拥有近乎相同的消暑、开胃功能的两个品类,谁能超越对方呢? 01酸梅汁的江湖 如果你是『饮料狂人』大概不会错过酸梅汁,这款夏季高曝光率的饮品成为消费者首选消暑饮品之一。 在品牌上,酸梅汁的牌子可谓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 目前市场上酸梅汤饮料品牌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首先是带有老字号风格的品牌,比如恩济堂、信元斋、九龙斋、御香斋、山家人、醉花茗宝元堂、老万城、摩奇酸梅汤,这些品牌主打酸梅汁饮品,大部分具有多年历史,且包装厚重老成,极具地方特色。随着物流和营销渠道的发展,这些老字号近几年也开始从地方向全国市场发展。 其次是传统饮料品牌下的细分品类,比如元气森林的酸梅汁苏打气泡水、西安冰峰推出的冰峰酸梅汤,除此之外天喔茶庄、康师傅酸梅汤、盼盼酸梅汤、以及青岛啤酒旗下汉斯小木屋酸梅汤,还有凉茶一哥王老吉推出的王老吉酸梅汤。 当然目前市场上的酸梅汤远不止这些,但值得注意的是,酸梅汤之所以能够长红多年除了老字号坐镇,多品牌介入,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之外,更重要的是酸梅汤品类迎合了更多的消费场景。 除了作为零售端冰柜里的畅销品之外,餐饮渠道是酸梅汤重要的市场,在海底捞柠檬水和酸梅汤是基本配置,即便在等位的时候服务员也会为你呈上海底捞自己熬制的酸梅汤,让你一次喝的够。 火锅+酸梅汤可以说是国民标配,如果你在饭桌上实在想不起喝啥,酸梅汤绝对是绝佳的替代品。 因为酸梅汤既没有碳酸饮料那样的『饱腹感』,而且口味清淡,加上酸梅汤本身具有解腻、开胃的功效,所以在餐饮场景里绝对是重要的饮品之一。 虽然酸梅汤品类本身具有较大的市场,但在酸梅汤这个赛道里依旧面临这些挑战。 第一、品牌集中度不高,虽然市场上酸梅汤品牌百花齐放,但在这个品类里始终没有出现全国性头部品牌,即便是拥有历史底蕴的老字号,也仅仅是在地域出名,而饮品巨头们则把酸梅汤当做细分品类的拓展,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第二、生产壁垒低,同质化严重。酸梅汤的生产工艺并不复杂,且原料获取简单,如果你在网上下个配方,就能在药店配齐所有,自己回家花上一顿饭的功夫就能自己做。 当然如果你想更快一点,买一包酸梅粉自己冲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离开家庭场景之后,酸梅汤饮品是大多数消费者的选择。 也正因如此,市场上的酸梅汤面临严重的同质化。如果非要说差异化的话,那么也许只有甜度可以作为评判标准了。 第三、创新较难,如果说创新,大概只有元气森林酸梅汁做到了,但其创新也是基于0糖0脂的苏打气泡水,放眼市场上大多数酸梅汤饮料品牌,几乎没有多少创新, 你看酸梅汤的江湖看似热闹实则平淡,而平淡的背后却是消费基数巨大的市场,这款男女老少皆适合的品类,成为了夏季的国民网红饮品。 02杨梅汁来了 如果你经常旅游或者经常上网,你会发现杨梅汁饮品这两年曝光率极高,在多元化的渠道和新媒体营销传播中,诞生了一批杨梅汁网红品牌。 最先让人认识到杨梅汁的品牌大概便是成有王记了,与酸梅汤不同,成有王记的杨梅汁叫做冰杨梅,单从名字上就能给人们带来清凉的视觉冲击,也正因如此冰杨梅成为今后诸多品牌主打的名字。 当然冰杨梅的品牌还有聚仙庄、羿宫坊、浙仙梅等等,在这里就不逐一列举了。 和酸梅汤饮品一样,杨梅汁的品牌集中度也不高,但段位却比酸梅汤要高,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把酸梅汤和杨梅汁放一起,后者显然有更强的穿透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想法呢?主要因为这些。 第一、杨梅汁自带稀缺性,目前市面上的杨梅汁大多采用鲜榨杨梅,但中国杨梅产地集中在南方地区,与酸梅汤的主要原料乌梅相比,杨梅具有一定的稀缺性。除了产量的不同之外,贮存也是一大难题,去年有幸去浙江仙居参观了聚仙庄的工厂,了解到杨梅的鲜果采摘主要靠人工,因为杨梅太脆弱了,一旦磕碰就容易坏。 所以你会发现杨梅汁大多集中在夏季。第二、工艺的复杂性,你会在家做酸梅汤,但绝不会做杨梅汁,因为工艺的不同所以杨梅汁的生产具有一定的壁垒,而更重要的是鲜榨杨梅汁需要全程冷链,从生产、运输到终端销售需要低温冷藏。在消费者眼里,放在冰柜里的一定比摆在货架上的更有吸引力。因为冰柜意味着新鲜、健康、短保。 第三、网红打法。这几年冰杨梅之所以能够火爆,离不开其用网红产品的打法做营销,从新媒体文案宣传,到小红书种草,再到直播达人带货。杨梅汁的营销段位显然要高于酸梅汤,也正因如此,冰杨梅才能快速触达C端市场,完成弯道超车。 据数据统计,冰杨梅的市场份额逐年递增,销量也趋于增长,显然这是一个更大的市场。 第四、多元化发展提升品类认知度。很多人知道杨梅汁,其实是从奈雪的无核霸气杨梅和喜茶的多肉杨梅中获得,作为茶饮品牌的季节限定款,一经推出颇受好评,可以说杨梅已经成为既樱花季之后又一款自带流量的季节限定品类。 奈雪的茶杨梅季限定款:无核霸气杨梅 喜茶杨梅季限定款:多肉杨梅第五、认知度较高的包装,与酸梅汤饮品不同,冰杨梅的包装很是新颖,方形的包装风格加上乐扣杯盖,给人直观上带来高大上的感觉,而方形更给人大容量的视觉冲击。 但遗憾的是,目前冰杨梅在包装上依旧面临严重的同质化,几乎所以的杨梅汁品牌都采用这款包装,所以品牌辨识度较低。 原料相对稀缺性、工艺复杂性、全程低温冷链,这三点虽然让杨梅汁看起来很高大上,但价格也比酸梅汤要贵的多,十几元的零售价很难让消费者把他当做普通的饮品来对待。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大健康饮品需求下,冰杨梅依旧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03杨梅汁能否超越酸梅汤? 南杨梅汁、北酸梅汤因为原料的地域性,方才造就这样的格局,但随着物流的发展和多元化渠道建设,酸梅汤和杨梅汁这种区位划分也只有从老字号品牌中体现出来。而事实上这两款风格的饮品品类正在进行全国化扩展。 从口味上来说,杨梅汁显然以偏甜的口感略胜酸梅汤一筹,单从品牌数量和单瓶价格上来说,酸梅汤显然更适合高频复购。 但值得注意的是,二者几乎都面临两个问题,那就是严重的同质化和较低的品牌集中度。也正因如此,才给予了酸梅汤和冰杨梅更多的机会。 同属于夏季清凉饮料的酸梅汤和杨梅汁,其实并无谁会超越谁,毕竟消费者选择是多样化且并不单一,正如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都要一样,只要二者能够不断创新,提升口味,做好品牌,做强市场,相信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那么今年夏天,酸梅汤和杨梅汁你会更偏爱谁呢? 点击这里阅读原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oukoua.com/hdkjj/10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揭秘酸梅汤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