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这一味治好了李时珍ldquo咳嗽
DSP广告投放运营招聘QQ群 http://www.gpitp.gd.cn/new/20211107/96042.html 众所周知,李时珍是我国古代名医,他的故事一直被人们所传诵:亲尝草药、苦修医典、治病救人…… 在李时珍的一生当中,他用自己高超的医术救人无数,而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有一则关于李时珍自己的病案。 黄芩救李时珍 在他20岁那年,因患感冒咳嗽,久咳不止,且伴有发1热,皮肤犹如火燎,每日咳痰不止,并口渴多饮,以致寝食几废。他的父亲李言闻是当地名医,让儿子服了许多中药,诸如小柴胡汤、麦门冬汤、荆芥、鲜竹沥等方药,均无效果,病情仍然日益加剧,家人都怀疑他必死无疑。 后来,李言闻遍查医书,偶然见到金元时期名医李东垣治“肺热如火燎”的论述,恍然大悟,原来“烦躁引饮而昼盛者”属“气分热”,可用一味黄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火”。遂取黄芩一两,水两盅,煎成一盅,给李时珍饮服。次日,李时珍身热尽退,随后痰嗽皆愈。 对此事,李时珍颇有感叹:“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从李时珍的病情和症状来分析,很可能是肺部感染性疾病,以致发热咳痰,烦渴多饮,肤如火燎,一月余病情日见加重,属于中医“肺热实火”之证。 为什么小小一味中药 竟有如此“起死回生”神效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 “中药黄芩” 科普 黄芩 黄芩属于清热药中的清热燥湿药。药性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能泻实火、除肺热,对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有良效,在清上焦实火方面,尤以清肺热见长,可用于湿温发热、胸闷、口渴不欲饮,以及湿热泻痢、黄疸等症,也可用于热病烦渴,或肺热咳嗽,或热盛迫血外溢、鼻出血、便血、妇女崩漏,以及热毒疮疡等症。 关于黄芩,《神农本草经》记载:“主诸热黄疸,肠痹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名医别录》:大寒,无毒。主治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药性论》:味苦,甘。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拥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绞痛,心腹坚胀。 《本草图经》:仲景治伤寒心下痞满,泻心汤,凡四方皆用黄芩,以其主诸热,利小肠故也。又太阳病之下利不止,喘而汗出者,有葛根芩连汤,及主妊娠安胎散,亦多用之。 现代研究表明,黄芩含有黄芩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对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以及痢疾杆菌、百日咳杆菌、大肠杆菌等均有较强抑制作用,对甲型流感病毒也有杀灭效果。加上黄芩本身还有退热作用,故对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有良好的疗效,因而一味黄芩竟使李时珍的病霍然而愈,挽救了他的性命。 黄芩以清泻肺热见长,治疗肺热咳嗽,单味黄芩即有效,临床上常配伍桑白皮、地骨皮等。治疗外感热病、壮热烦渴、苔黄脉数者,用黄芩配黄连、栀子、石膏等。黄芩与天冬、麦冬等配伍,可治疗阴虚有热之症。 黄芩 药膳 黄芩猪肺汤 功效:清热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原材料:酒黄芩15g,苏子6g,生姜10g,猪肺g,食盐、大蒜、葱段、酱油、味精适量。 做法:将猪肺洗净,放入沸水中汆去血水,切成块备用。酒黄芩、苏子、生姜用布包好,一同放入砂锅中炖煮,至熟烂后,加入调味料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用黄芩 注意事项 1、孕妇需要慎用黄芩,黄芩是带有寒性的药品,用于燥热胎动不安,而血虚胎不安就不适用,服用前需要咨询一下医生。 2、肺受风寒咳喘和各种虚症(如血虚、脾虚、肾虚)等症,忌食黄芩,食用黄芩会加重这类人群的症状。 3、易过敏人群不要食用黄芩。黄芩中含有多种黄酮类成分及黄芩苷等,过敏体质者可出现大水疱样药疹,同时会伴有低热、呕吐现象。 4、脾胃功能不好的人不适合食用黄芩。黄芩食用后可能会出现胃部不适和拉肚子的情况。脾胃本身不好,如平素有腹部寒凉、腹痛、腹泻等情况的患者,食用后会加重身体不适的情况。 ·END· 来源 人民日报 声明: 1.如需转载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oukoua.com/hdkzp/11094.html
- 上一篇文章: 珍宝岛引入ldquo清降和胃方rd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