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楸药解草豆蔻
提要 草豆蔻,始载于《名医别录》。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豆蔻的近成熟种子。 草豆蔻味辛,气温,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功效主治:善磨饮食,驱痰饮,疗腹中腐败成积,泄秽吞酸俱效。 特性:燥湿调中,运行郁浊。 草豆蔻,始载于《名医别录》。原名为豆蔻,列为上品药。至《雷公炮炙论》始称为草豆蔻。其为植物种子团,形状略似肉豆蔻,为区别之,故名草豆蔻。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草豆蔻的近成熟种子。 姜科植物含挥发油,具有芳香气。共47属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9属种,产东南至西南部。 姜科常见药物:生姜(干姜、煨姜)、姜黄、郁金、莪术、砂仁、草果、白豆蔻、草豆蔻、大高良姜(红豆蔻)、高良姜、益智仁。 草豆蔻味辛,气温,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燥湿调中,运行郁浊,善磨饮食,能驱痰饮,治胃口寒湿作痛,疗腹中腐败成积,泄秽吞酸俱效,蛮烟瘴雨皆医,痎疟堪疗,霍乱可愈,反胃噎膈之佳药,呕吐泄利之良品,化鱼骨肉停留,断赤白带下。 草豆蔻调和脾胃,温燥寒湿,运行郁浊,推宕陈宿,亦与砂仁相仿,而性气颇烈,内郁稍重者宜之。 面包裹,煨研,去皮,取仁用。 《本经逢原》:草豆蔻性温,入脾胃二经。东垣曰:风寒客邪在胃口之上,当心疼痛者宜之。丹溪曰:草豆蔻性温,能散滞气。若明知口食寒物胃脘作痛,或湿郁成病者用之神效。若热郁者不可用,恐积温成热也。 《本草备要》:辛热香散。暖胃健脾,破气开郁,燥湿祛寒,除痰化食。 《本草汇言》:和中暖胃,消宿滞之药也。专主中膈不和,吞酸吐水,心疼肚痛,泄泻积冷。凡一切阴寒壅滞之病,悉主治也。其功用与白豆蔻相同。白者入脾胃,复入肺经,行气而又有益气之妙。草者仅入脾胃二经,长于利气破滞而已。 统货,以颗粒饱满,均匀整齐,无破碎,香气浓郁者为佳。 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oukoua.com/zyhdk/211.html
- 上一篇文章: 烹饪知识各种香料的配方及用法
- 下一篇文章: 火锅里的神秘物是毒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