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增锋神仙粉
舌尖上的记忆(十八)——神仙粉 图文魏增锋 “题记:回忆美味,体味乡情。放飞思绪,留住乡愁。寻觅寄托,追寻梦想。思考生活,畅想未来。 我上小学,哥哥上初中的时候,每到星期天或者放假,哥哥就领着我进小沟,上大坡,去采中草药买钱。依稀记得我们只挖一种叫山羊奶奶(好像是沙参)的草药。这种草药不要叶子只收根。我们挖回来后要用小刀把根刮得白净净的,刮皮的时候白白像山羊奶水一样的汁液会流出来,刀子会被薄薄的皮儿锈住不易刮干净,这种药根不易晒干,若遇到阴雨天发霉变坏就会前功尽弃了。晒干后遇会时(集日)拿到供销社收购门市部出售。记得那年暑假的一天,哥哥提着草笼装着我们辛辛苦苦的成果和满心的希望,我跟在哥哥后边一路小跑迎着朝阳来到镇上。站了小半天的队才到跟前。一位胖胖的老人在验药,那些刮皮不净的不收,折起来声不脆的不要。结结巴巴的话语,飞扬旳唾沫星子,斜瞪的双眼终于受到头了。一笼药总共卖了三毛八分钱。我们挤出供销社那宽宽的活页木板门,坐在高高的长石条房阶上,看着上会的各色人等,挤过来挤过去的。那时候上会的人真多啊。我们擦擦头上的汗,哥哥对旁边卖小吃喊:“调碗凉粉。”那是摆着一张低矮的小桌子,小桌子前面摆了三碗凉粉,后面放着盐盔,醋盅,芥末盒盒,辣子碗碗和半碗炒熟的韮菜。桌子下面两个水盆,一盆里放着几大块待售的凉粉,一盆里放着几个碗和勺子。我端起碗,用勺子把红红的油泼辣子,绿绿的韮菜往那茶褐色凉粉上轻轻拨匀。吃了一口,那微微苦苦的涩涩的,酸酸的,辣辣的,香香的味儿一下子充满口舌,上冲鼻腔,下沉喉咙。令人口舌生津,消热去暑,额头上的汗水立马消失了。那滑爽爽的,细腻腻的,淡淡的清香味儿至今还是这样的记忆犹新。那碗凉粉花了我们五分钱。哥哥给他用二分钱买了一杯水。那水盛在玻璃杯子里,有的红红的,有的黄黄的,可是喝起来并不甜,淡淡的,很不好喝。这茶褐色的凉粉叫神仙粉。是中国厨师之乡陕西蓝田特有的著名小吃,它是用秦岭北麓山区的一种叫“糜糜稍”的树木叶子烹制的绿色食品。这种叶子只有秦岭山中有。在夏秋两季,当地居民采秦岭山中绿色无污染的糜子稍树叶,人们把叶子捋回来,淘洗干净,晾干后放入盆中,加入沸腾开水,待稍凉后用力揉搓,去叶柄及杂物后,放在适量的温开水中用双手不断地揉搓,水变得黏糊糊的时候过滤,再取较少的水再把叶子揉搓一遍,把两次过滤净的汁水掺和在一起,放入一干净盘中,等过了两三个时辰就形成了胶块状了,切成块,放在凉水中拔拔苦,切块后加入蒜、醋、油泼辣椒等即可食用了。神仙粉富含蛋白质、钙、铁、磷及多种维生素。口感细腻清爽,具有降压、提神、美容的功能。神仙粉味苦清肝,清火明目,是纯天然绿色食品。神仙粉味道酸辣,口感清爽。特别在炎炎夏日,一碗神仙粉入口,清凉直沁肺腑,那真是神仙般的享受。因而有“吃了神仙粉,神仙也不当”的说法。这凉粉为啥叫神仙粉呢?传说这种凉粉和八仙之一韩湘子有关。据传宋朝时,蓝田遇上旱荒,“八仙”之一的韩湘子为救济灾民而显灵传下此仙方,告诉百姓深山中此树的叶子可以做成饭吃,于是百姓才依靠此渡过饥荒,没有饿死;后为纪念韩湘子此恩,称此食物为“神仙粉”。神仙粉是与粮食无关的山野小吃,获西安市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有诗为证:神叶出自深山中,泉水浸泡手揉红。剔透晶莹似翡翠,滑爽软嫩防百病。辣椒香椿蒜泥葱,韩仙指点有德功。蓝农地标产品强,游客口中留美名。作者简介魏增锋,蓝田厚镇山人,喜爱文字,偶有所感,不敢独享,愿与诸君同体味。 《在蓝田》为您用心呈现欢迎点评、欢迎转发本平台纯属公益事业,所有来稿均无稿费在蓝田经作者授权发布本文投稿邮箱 qq.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oukoua.com/zyhdk/5314.html
- 上一篇文章: 家长注意夏季荨麻疹高发,这些方法让你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