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临床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48276.html

?该音频已在喜马拉雅发布,可搜索“掌上扁圣”账号收听

01、02:白花蛇、乌梢蛇先来看两味蛇虫药:白花蛇、乌梢蛇。白花蛇治瘫痪,除风痒之癣疹。乌梢蛇疗不仁,去疮疡之风热。蛇类善于蜿蜒游走,就像藤一样能够无孔不入。但蛇比藤本更加自由,游走的范围更广阔,而且能够生活在阴湿浊毒聚集的地方,再加上它本身有很强的攻击性,所以蛇类入药可以帮人体穿筋透骨,祛风通络。在关节、筋骨深处有风湿痹阻、瘀血痰浊深伏时,就像自然界中的洞穴深处有老鼠,一般的植物药难以到达,必须蛇虫类药物钻进去,把藏在洞穴中的痰瘀搜刮出来。所以古人在治疗顽固的风湿痹证、腰肌劳损、骨质增生时,往往就会请出蛇虫类药做先锋。大家看瘫痪是一个什么象?是不是相当于人体有部分高速路或者铁路干线堵塞了?而发生堵塞的原因,是瘀血痰浊在关键路段发生了积滞,因为积滞的力量和范围比较大,草木的清理通行能力有限。就像发生了大面积的撞车,或者是隧道崩塌,这时候必须动用吊车、炸药等威力重大的工具,才能把障碍清除,让干道恢复畅通。白花蛇和乌梢蛇,就是这种非常时刻的重器。当瘀滞发生时,身体的血脉流通受到阻滞,就会局部性血流不足,进一步造成浊毒等垃圾运行不力,这时候身体自我振作疏通的表现形式就是不停地发痒、生出疮疡癣疹,当瘀堵问题解决了,风痒之癣疹、疮疡之风热也就会随之消除了。白花蛇、乌梢蛇是根据它们各自的外貌特征来命名的。白花蛇黑底白花,毒性比较大,尤其是湖北蕲春出产的蕲蛇,毒性最大,据说它的尾尖有一枚角质钩,遇到危险时会用钩子剖腹自杀,并且死后眼睛不闭不陷,这样的烈性子,一般的医生驾驭不了,所以白花蛇目前使用比较多的是一种银环蛇的幼蛇加工成品,只有钱币大小,又叫金钱白花蛇。由于都是蛇类药,乌梢蛇跟白花蛇比,功效相近,但力量明显要逊色一筹。不过乌梢蛇毒性也相对较小,药力更加和缓,价格也没有白花蛇那么高。临床使用反而更为广泛。唐代麻风猖獗,据当世笔记小说记载:商州有人患了麻风,家里人给他在山中盖了间茅屋,对他进行了隔离。因为当时麻风是很难治好的,病人爱喝点酒,家里人就给他在茅屋留了个酒缸,有条乌蛇不小心堕入酒缸,病人不知道,还是每天喝一杯酒,喝了一段时间忽然发现症状减轻了,酒快喝完时麻风也好了。等到喝完酒,看到缸底有副蛇骨,才恍然大悟。当今国医泰斗朱良春就以善用虫类药治疗各类风湿痹证、疑难杂症闻名于世。但一般只要草木能医好的病,我们还是尽量少用这些生灵。03、乌药乌药有治冷气之理。乌药取自乌药树的根部,表面是黄棕色或黑棕色,古人称之为乌色,所以叫乌药。它生于岭南,气味像樟木,非常芳香,口感微微发苦、辛,还带着一点点清凉。我们前面讲到多味以芳香来化湿祛浊,为人体气机拨乱反正的中药,像丁香、良姜、吴茱萸、檀香等等,乌药也是一味凭气场行走中药界的植物。乌药质地坚硬,有一股雄烈的温性,就像一个周身充满正能量并且意志坚定的人,它来到一个冰冷沉闷的小环境中时,一定会动用自己的智慧和热忱,让气氛活跃起来。乌药还有一个优点,它虽然能力强但是棱角并不锐利,这样的个性非常吃得开,也很容易团结队友。所以人体一切冷气寒凝的治疗,乌药都能胜任。它可以上走脾肺,宣通气机,治疗寒郁气滞导致的胸腹胀痛;中宣肝寒、肝郁,治疗肝郁血滞导致的腹胀腹痛;下达肾与膀胱,治疗肾阳不足、膀胱虚冷导致的小便频数或遗尿、白浊;还可以治疗七情抑郁,风气攻痰引起的遍身麻木不仁。当然,治疗这些病症时并非乌药一力独行,而是需要与其他具备相应能力的队友配合。我们从乌药身上,除了学习它的药性,还应看到越能够包容、越有大局意识和正能量,在人生中的舞台就会越宽广的智慧。04、禹余粮禹(yǔ)余粮乃疗崩漏之因。禹余粮是一种矿物。因为这种矿石中有细粉像面粉一样,古人认为是大禹治水成功后,余下的粮食变成的药物。根据古书记载,禹余粮外面是有像瓷一样的矿壳包裹的,还没有凝结的禹余粮是一包黄水,凝结后成为结核状的粉末。大家看这个特点,像不像把人体的水液约束封固起来?我们知道矿物药质量是比较重的,药性在人体内会往下走,禹余粮味道甘涩,涩又有收敛的作用。所以禹余粮对人体下焦的水液不固,像崩漏、泄痢、痔漏等,能够很好地镇服。同学们看崩漏像不像血液跑出了自己的轨道?禹余粮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血液约束封固后,崩漏不就可以止住了吗。但是禹余粮的这种重镇收敛,只能是治标,是暂时的固脱。治本的话还需要从强壮肾气、增补元气、平和血气方向上下功夫。就像一个国家发生了暴乱,军队去强权镇压,能够暂时的镇服,若要长治久安,必须从内政上兴利除弊,以应民心。好了同学们,我们今天的药性白话解就讲到这里。课程语音已发送至喜马拉雅平台,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巩固,早日领悟中医思维的奥妙。

下一期我们继续学习巴豆、独活、山茱萸、白石英这四味中药

扁圣书院《药性赋》精品学习班

具体内容如下:

1、中医经典背诵班之《药性赋》;

《药性赋》为中医初学中药的启蒙书,该书将种常用中药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用韵语编写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尤其是对药性概括精辟,一经铭记在心,受用终生,颇受历代读者喜爱,传沿至今,长盛不衰。

2、学习方式:

①由老师结合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分解背诵任务,定时发送当天需要背诵的章节,学员在规定时间内上传背诵作业(语音);

②每周根据学习内容设置线上答题等互动活动;

③用中医思维细解常用药;

④定期组织线下交流、采药、识药等相关活动。

3、学习费用:99元/期(此项费用为学习保证金,学员按时完成背诵任务并通过考核即可如数归还);

4、报名方式: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oukoua.com/hdkyx/5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