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薏米红豆汤祛湿没效果那是因为你犯了5个
要想除湿气,最为普遍的还是煮一碗红豆薏米汤 然而,有很多朋友却反映尝试后表示没有祛湿效果 大部分人根本不了解薏米和红豆的正确用法,以为就薏米红豆加水熬煮很简单。实际上,至少有5点错了! 薏米错了 薏米祛湿虽然效果好,但薏米性寒,直接煮来吃,会伤脾,而脾是负责运化湿气的,脾伤了,湿气更加挥发不出,越想祛湿反而越湿。所以,吃之前,脾胃虚寒者最好先炒过了再煮。经炒制后,薏米的药性更为平和,相对于生薏米更长于健脾止泻,是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的良药。 红豆错了 中医里面的红豆是指赤小豆,又名红小豆,饭豆,赤豆。从功效来说,赤小豆祛湿,红豆养心;从形状来说,赤小豆呈细长形,颗粒比红豆小;红豆呈圆柱状,表面为暗棕红色。即使把两者混乱了还是很容易区别的。 煮法错了 赤小豆、薏米很难煮烂,最好用温水浸泡两小时后再煮,否则营养成分难出来,没有时间浸泡,也可以多熬半小时。 大米加错了 此款汤不是粥,千万不要加大米!因为大米长在水里,含有湿气,湿性粘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 赤小豆和薏米都是去湿的,本身不含湿,所以它们怎么熬都不稠,汤很清。中医恰恰是利用了它这种清的性质,来把人体的湿给除掉。 一旦加进去大米,就等于加进去了湿气,所以整个粥都稠了。味道虽然更好了,但对于养生来说并非好事,就因为那一把大米,所有的赤小豆、薏米就都白费了,功效全无。 “只祛湿不健脾”错了 《黄帝内经》讲过脾与湿气是对好友,因为“脾主运化”,脾虚了,湿气会加重,湿气重又会导致脾虚,要祛湿还需健脾。 小贴士 所以,薏米红豆汤并非那么简单,只有做法用法食材完全对了才算是治湿邪最好的药。 目前市面上的薏米一般是来自贵州的兴仁薏米,云南的曲靖薏米,以及福建的金沙薏米。这些薏米的名字都有一定的原因,比如,福建的金沙薏米,因为产于福建省仙游县龙华镇金沙村的一个小村庄,所以被命名为金沙薏米。 同时金沙薏米是仙游县著名的土特产,早在宋代就大面积栽培,已有上千年历史,在明代更是贵为朝廷贡品。在福建金沙薏米也被称为玉芦、玉珠珠,脱壳后称薏米。在金沙村当地有句民谣这样唱道:"薏米胜过灵芝草,药用营养价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寿,返老还童立功劳。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薏米的颗粒越小,药用价值也就越高。而金沙薏米是颗粒最小的,所以这也是它被作为朝廷贡品的原因,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薏米正是采集于金沙村的金沙薏米,是目前国家唯一确认的粮药兼用有国家地理保护标识的薏米。 在选择薏米的时候,除了要观察外表颜色一定要闻一闻,因为现在有人将放置时间较长、较陈旧的薏米,经过漂白加工后,再重新流入市场。经过漂白的薏米,颜色返白,但是其味道却很难改变,不仅会有一股霉变的味道。而且薏米的甘味会大大的减少。另外还可以将其敲开,看一下里面是否为白色,如果发灰有霉味的建议不要。 薏米红豆汤制作方法 原料:薏米、赤小豆 做法: ◇薏米和赤小豆洗净,放入砂锅中,加够足够水; ◇开火至锅中水开后,再煮3分钟,关火焖30分钟; ◇再开火,煮至锅中水再次沸腾后,再煮3分钟,关火焖30分钟即可; ◇将汤滤出当水喝,赤小豆和薏米当饭吃,也可以一起当成粥吃。 温馨提示: ◇尽量使用砂锅,保温性好,焖的效果更棒(也可以使用高压锅,豆子会更加酥烂); ◇量和比例,各抓一小把就行了,别放多了,否则煮出来一大锅,尽量多放水,少放薏米和赤小豆。 有些人喝了薏米红豆汤湿气还在,根本原因在于本身湿气就很重已伤及到脾,或者说本身是脾虚湿盛,所以上面说到祛湿还需健脾,所以最好在煮薏米赤小豆的同时,加点芡实,那样就既祛湿又健脾了。 ▍来源:上海吃喝玩乐 我们重在分享,所有文字和图片均从网络转载,对文中陈述内容和观点均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或不实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予以删除. 白癜风是怎么得的呢白癜风是怎么得的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oukoua.com/hdkyc/4901.html
- 上一篇文章: 红豆薏米去湿气效果好关于祛湿的这件事,
- 下一篇文章: 喝红豆薏米祛湿没效果其实是你用错了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