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梁实秋的散文《酸梅汤和冰糖葫芦》,“夏天喝酸梅汤,冬天吃糖葫芦,在北平是各阶级人人都能享受的事。”那时北平的夏天以酸梅汤最为盛行,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口,都能见到冰镇酸梅汤。

“上口冰凉,甜酸适度,含在嘴里,如品纯醪,舍不得下咽”“我每次去喝,不是为了解渴,而是为了解馋”,能以“酸梅汤”为主角落于纸面,可见梁先生是很爱这一口的。

《清稗类钞》:“酸梅汤,夏日所饮,京、津有之。以冰为原料,屑梅干于中,其味酸。京师卖酸梅汤者,辄手二铜盏,颠倒簸弄之,声锵锵然,谓之敲冰盏,行道之人辄止而饮之。”

酸梅汤大有来头,历史悠久、源渊流长!

酸梅汤现已有千年厚重的前史沉淀,它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饮料之一。

梅汁饮料,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商周时期,古人就知道用梅子提取酸味作为饮料。中国最古老的典籍,《礼记》中所提到的“醷”,就是梅浆,是当时的重要饮品。

到了宋代,梅汁饮料已经普及。宋代文献《梦粱录》的描述,当时在茶馆中兼卖缩脾饮,即以乌梅、砂仁等煎汤代茶,略似今日的酸梅汤;《武林旧事》述及南宋时期杭州的诸市中有卖"卤梅水"者,也是一种清凉饮料,就比较接近于酸梅汤。

到了元代,梅汤的名称终于出现了。忽思慧《饮膳正要》中有"白梅汤",是以白梅肉为主料调制成的汤饮;《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有"熟梅汤",是用黄梅做主料的汤饮。另有"醍醐汤",则用乌梅和蜜做主料,能"生津止渴",那就跟酸梅汤很接近了。在《金瓶梅》中,就已经有了梅汤的描写,并能够根据口味,“多甜”或“多酸”。

元朝末年,朱元璋以乌梅为主料,搭配山楂、甘草两味中药加水煮成汤。成了明朝宫廷里的日常养生保健饮品。酸梅汤行业更把朱元璋奉为祖师爷,在不少酸梅汤专卖店里都不难发现朱元璋的画像。

酸梅汤是以适应帝王之家吃肉解腻的需要出现的!

据说清朝建立后,满族人爱吃油腻的肉类,入关以后北京城的天气过于炎热,食欲大减,于是皇帝便下令调整饮食结构,御厨们搜集民间秘方,在乌梅汤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宫廷酸梅汤,因其除热送凉,安心痛,祛痰止咳,辟疫,生津止渴的功效,被誉为“清宫异宝御制乌梅汤”。

此汤一问世,就受到了乾隆皇帝的喜爱,成为茶前饭后之必备。而乾隆精瘦的身材,据说就与长期喝酸梅汤有关。

后来传入民间,于是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口,随处可见卖酸梅汤的摊贩。摊上插一根月牙戟(表示夜间熬得),挂一幅写着“冰镇热水酸梅汤”的牌子。摊主手持一对小青铜碗,不时敲击发出铮铮之声。路人大有望梅已自解渴,闻声已自清凉之感。一碗下肚,暑气全消。真真当得起“酸爽沁凉”这个词儿的,唯有酸梅汤了。“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酸梅汤,就是夏日人们心底那最诱惑的一点瘾,但凡想起,就再也忍不住了。

《本草纲目》记载,“梅,花开于冬而熟于夏,得木之全气。味最酸,有下气、安心、止咳止嗽、止痛止伤寒烦热,止冷热痢疾,消肿解毒之功效,可治三十二种疾病”。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暑月热极之时,心慌意乱,坐卧不安,面红肤热,身软无力,不思饮食,舌净无胎,或舌色满红,此暑火不降,木气失根也。方用乌梅5大枚,冰糖2两,煎汤热服,酸甘相得,痛饮一碗立愈……暑月发热,乌梅白糖汤特效。”

酸梅汤的九大功效

?生津止渴:乌梅的功效之一是生津,“望梅止渴”的青梅就是乌梅的前身。

?清热解暑:暑气最大的特点是炎热、消津耗液,酸梅汤正好清热兼以酸甘养阴。

?提神醒脑:酸梅汤中往往都会配上陈皮、桂花等等,味芳香且提神清脑。

?泻火除燥:酸梅汤除了酸、甘味,汤中还有淡淡的苦味,正所谓“苦能泻火”。

?解酒醒脾:酸梅汤还具有解酒醒脾的作用,醉酒人士不妨来一杯!

?消肉食油腻:山楂去肉食油腻,自古有之,很多中国炖肉的料理都可见山楂的影子。

?健胃消食:还是山楂,山楂酸酸甜甜的,消食再好不过了。

?润肤止痒:中医名方“过敏煎”的主药之一就是乌梅,其作用便是止肤之痒。

?安蛔止痛:酸能安蛔,尽管现在蛔虫病少了,但酸梅汤还真有此效。

酸梅汤的制作

准备食材:乌梅20到25克,乌枣25克,生山楂30克,陈皮6克,甘草2克,红豆蔻1克,黄冰糖克,干桂花3克。

接下来是比较重要的一步,浸泡。

将乌梅、乌枣、山楂、陈皮、甘草、红豆蔻用流动水冲洗一遍,再加1.5升纯净水浸泡。

浸泡时间有两种,一是常温浸泡三小时以上六小时以下,二是在冰箱冷藏浸泡六小时以上,效果差不多,让饮片里的芳香物质尽可能析出。

头煎

1、砂锅上灶,开中火煮到沸腾。转小火,盖盖,煮45分钟。

2、冰糖放一稍大的汤锅里。

3、熬出的头煎汤直接从滤勺倒进汤锅,将冰糖融化。(注意,煮的时候别加冰糖,会影响药物成分析出。)

二煎

1、药材留锅里,再加毫升纯净水。

2、开大火煮沸,再转中小火盖盖煮20分钟。注意是中小火,比小火略大,加快蒸发,让汤汁稠一些。够时间后,把二煎汤从滤勺倒头煎汤里,拿小勺搅拌均匀。

头煎汤主表皮,单喝香味足,但底味薄;二煎汤主骨肉,味重如药。二者调和,方成真酸梅汤。撒干桂花,此时汤汁温度约七十度。桂花香味易挥发,用水泡也别超过八十度。

放凉后,放冰箱冷藏三小时以上。

舀汤,滤掉桂花,即一碗甘醇的酸梅汤。成汤为清亮的红褐色。像饮茶般细啜,冰凉振齿,酸醒人、甜适度,滋味丰满且悠长。含在嘴里如品纯醪,舍不得下咽。

注意事项

1.在常温下,酸梅汤是很容易变质的,如果看到表面有细细的泡沫浮起,就说明已经变质不能喝了。如果酸梅汤一次喝不完,最好在冰箱里存放。

2.过多饮用酸梅汤易腹泻。

3.孕妇想喝酸梅汤的,取出原料中的山楂即可,尽量不喝冰镇的。

4.推荐使用砂锅、不锈钢锅或者养生壶,不要使用铁锅或铝锅,因为乌梅、山楂中的果酸,会让铁锅和铝锅溶出低铁化合物或铝盐,影响口感和身体健康。

关于酸梅汤的故事和功效,小编就介绍到这里,希望这篇文章能对您和您的家人有益。大家有什么问题欢迎留言咨询,小编将继续为大家答疑解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oukoua.com/hdkjj/5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