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杜牧年轻时曾随丞相牛僧孺在扬州供职,后来离开扬州赵长安,临行时写了两首七绝给一位女子,其中一首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稍头二月初”之句。

豆蔻,草木植物,春末开花,色淡红,极鲜艳。二月初豆蔻花正含苞待放,因而诗人借用“豆蔻稍头二月初”来比喻“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自后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传至今。人们便常以“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

豆蔻不仅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备受历代文人的垂青,在我国的医药历史上,也有很大的使用价值。

豆蔻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白豆蔻、草豆蔻、肉豆蔻、红豆蔻,今天给大家着重介绍一下白豆蔻,为的是给那些一吃凉食就要吐的人指条出路。

作为一个胃寒的人,一年四季都要顾忌吃吃喝喝,生活简直少了太多乐趣。

中医里治疗胃寒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吃点中成药,附子理中丸、良附丸、温胃舒颗粒都是很好的选择,专治饮食凉冷引发的胃痛、呕吐泄泻。

中成药性情缓和,必须坚持服用才会有疗效,于是很多人不愿意吃药,追求简单便捷的方式。

《小郎中学医记》中记载一种验方:

针对胃寒呕逆者,直接用一味白豆蔻。具体方法为:取15克豆蔻仁,研成细末,用酒送服,可多服用几次。

《本草经疏》:白豆蔻,主积冷气,及伤冷吐逆,因寒反胃。暖能消物,故又主消谷;温能通行,故又主下气。所以李东垣先生常用它散肺中滞气,宽膈进食。

白豆蔻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具有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的功效。用于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因其辛辣温热,阴虚内热,或胃火偏盛,口干口渴,大便燥结者忌食;干燥综合症及糖尿病人忌食。

白豆蔻能化湿消痞,所以但凡有湿阻气滞、抑郁而烦者,服用后身体顿时清爽开朗。

在湿气重的南方,或者夏暑之季,湿热交结在一块,如果发汗解表,易汗出伤心阳,导致神昏耳聋,更加疲倦;湿浊粘腻,用下法会让人更加乏力懒言。

临床上对于湿热之症,以宣畅气机为主,再佐以清热利湿,最常用的经方――三仁汤,专治湿温初起,身热不退,但见湿重于热者。

三仁汤:杏仁15克,飞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豆蔻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仁18克,半夏15克。(方剂来源《温病条辨》)

另外白豆蔻还可治疗妊娠呕吐,不思饮食,屡试屡效。

白豆蔻10克,捣碎用开水泡茶含服,连续服用3日即可治愈。

豆蔻在中医里是胃寒作呕作吐之要药,若中焦寒湿气阻,气不行,湿不化,寒不散,则呕胀遂作,纳谷不香。

而它属于姜科植物,能降逆止呕是其本色也。

好了,关于白豆蔻就说到这里。大家都有个好胃,毕竟夏天来了,只能眼睁睁看别人吃,影响多不好。

-END-

如果觉得有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oukoua.com/hdkjj/5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