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任性加药险酿错,中药合力促
病毒式营销求职招聘QQ群 http://m.jpm.cn/article-124253-1.html 近日,医院通州院区脑病科门诊接诊了一名患者。 患者Y先生,60岁,自年出现左下肢静止性震颤,医院,确诊为“帕金森病”。自此Y先生开始服用多巴丝肼片,起初Y先生仅每天服用1次,用量为1/4片,且服药后能够很好地控制左下肢抖动。 随着病情逐渐进展,Y先生左下肢抖动加重,逐渐发展到左上肢及右下肢,并且在年又出现了行动迟缓。这期间Y先生并没有到专科门诊进行系统就诊,自行将多巴丝肼用量加大,Y先生的多巴丝肼片每日总量达到4.5片,同时还加用了盐酸普拉克索片,在没有医嘱的情况下过量服用药物导致Y先生病情逐渐加重,颤抖的症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Y先生随后辗转到医院通州院区脑病科门诊进行治疗。 脑病科门诊陈医生向Y先生详细说明帕金森病的用药规则和多巴丝肼片超量后出现的问题。Y先生表示理解,并同意调整用药。但是,减药后的问题又出现了,Y先生肢体抖动又严重了!对此,陈医生从中医角度出发,在患者的治疗方面充分发挥了中医药优势,并且获得了明显的疗效! 中医认为该病属于“颤证”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脉要精微论》曰“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医碥·颤掉》有“颤,摇也,振,战动也,亦风火摇撼之象。……风木盛则脾土虚,脾为四肢之本,四肢乃脾之末,故曰风淫末疾。”的论述。故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治疗需标本兼顾。故陈医生标本兼顾,给予患者益气活血、养阴熄风的中药治疗。 随着中药治疗的加入,Y先生肢体抖动逐渐控制,多巴丝肼顺利减量,日常生活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健康小贴士: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0万,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临床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平衡障碍等运动症状,以及嗅觉减退、快动眼期睡眠行为异常、便秘和抑郁等非运动症状[1]。 左旋多巴(多巴丝肼片主要成分)是帕金森病对症治疗药物中最有效的[2]。但大量服用左旋多巴,短期内就会出现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等难于调控的异动症。所以在治疗上一般都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维持相对满意的治疗效果,一来可以减少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的发生,增加病人对药物的耐受性;二来可以避免很快出现异动症。即遵循“细水长流、不求全效”原则。然而在另一方面,随着疾病进展和左旋多巴长期使用,大多数患者就会出现运动并发症,包括症状波动和异动症。 这位帕金森患者的病程长、服药量大,虽说目前还没有出现异动症,但患者预期寿命较长,未来调药空间有限,经过陈医生多方面考虑,为患者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并为Y先生减轻西药药量,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在帕金森病诊治方面,医院通州院区脑病科帕金森团队医生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不仅改善帕金森患者的运动症状,在非运动症状方面更加体现了中医的优势,最大程度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版)[J].中华神经科杂志,,49(04):-. [2]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第四版)[J].中华神经科杂志,,53(12):-. 作者:陈玉娇 编辑:李雨欣 审核:孙静刘丽娟 审阅:龚燕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oukoua.com/hdkjg/11047.html
- 上一篇文章: 未来5天,互相惦念是分不开的,3星座再遇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