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资源大典华南红豆蔻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红豆蔻 Hongdoukou GALANGAEFRUCTUS 大良姜、山姜。 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galangalWilld.的干燥成熟果实。 本品以高良姜之名始载于《新修本草》:“出高良郡。行气与杜若相似,而叶如山姜。生岭南者,形大虚软;江左者细紧,味亦不甚辛,其实一也。今相与呼细者为杜若,大者为高良姜,此非也。”说明当时用作高良姜的植物不止一种。《开宝本草》载:“红豆蔻味辛,温,无毒。主肠虚水泻,心腹搅痛,霍乱呕吐酸水,解酒毒。不宜多服,令人舌粗,不思饮食。云是高良姜子,其苗如芦,叶似姜,花作穗,嫩叶卷而生,微带红色。生南海诸谷。”此后本草多认为红豆蔻与高良姜为同一种植物。《桂海虞衡志》对红豆蔻的描述较为详细:“花丛生,叶瘦如碧芦,春末发。初开花,先抽一干,有大箨包之。箨解花见,一穗数十蕊,淡红鲜妍,如桃杏花色。蕊重则下垂,如蒲萄,又如火齐缨络,及剪彩鸾枝之状。此花无实,不与草豆蔻相同。每蕊心有两瓣相并。词人托兴如比目连理云”。本草所载与现今所用红豆蔻基本相符。 红豆蔻花图圆锥花序,花序轴被毛,分枝多而短,每一分枝上有花3~6朵;花绿白色,有异味;萼筒状,长6~10mm,果时宿存;花冠管长约6~10mm,裂片长圆形;侧生退化雄蕊细齿状至线形,紫色,长2~10mm;唇瓣倒卵状匙形,长达2cm,白色而有红线条,深2裂。果长圆形,中部稍收缩,熟时棕色或枣红色,平滑或略有皱缩,质薄,不开裂,手捻易破碎,内有种子3~6颗。花期5~8月;果期9~11月。(图片:《新编中国药材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株高达2m。根茎块状,稍有香气。叶片长圆形或披针形,顶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渐狭,两面均无毛或于叶背被长柔毛,干时边缘褐色;叶柄短,长约6mm;叶舌近圆形。生于山野沟谷荫湿林下或灌木丛中、草丛中。海拔~m。亚热带地区广布。 主产于广东、广西、云南。 红豆蔻药材图 呈长球形,中部略细,长0.7~1.2cm,直径0.5~0.7cm。表面红棕色或暗红色,略皱缩,顶端有黄白色管状宿萼,基部有果梗痕。果皮薄,易破碎。种子6,扁圆形或三角状多面形,黑棕色或红棕色,外被黄白色膜质假种皮,胚乳灰白色。气香,味辛辣。 (图片:《新编中国药材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生物学特性红豆蔻适应性强,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能耐短暂0℃左右的低温,稍耐旱,怕涝。以疏松、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或黏土为佳。 2.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或分株繁殖。 秋季果实变红时采收,除去杂质,阴干。 红豆蔻粉末图内种皮厚壁细胞成片,红棕色或黄棕色。表面观多角形或类方形,非木化,胞腔内含硅质块;断面观细胞排列成栅状,胞腔位于一端,内含硅质块。油细胞位于下皮与色素层之间,切面观细胞1列,长方形或方形,内含油滴。纤维大多成束,长梭形,壁厚,非木化,胞腔线形。偏光下黄绿色。外胚乳充满淀粉粒,偶见草酸钙小方晶。(图片:《新编中国药材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2.内种皮厚壁细胞3.外胚乳4.纤维辛,温。归脾、肺经。 散寒燥湿,醒脾消食。用于脘腹冷痛,食积胀满,呕吐泄泻, 饮酒过多。 1.抗癌作用红豆蔻挥发油中的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和1′-乙酰氧基丁 香油酚乙酸酯对恶性肿瘤腹水大鼠具有抗肿瘤活性。 2.抗胃溃疡作用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具有治疗胃溃疡寒证的作用,其作 用机制与抑制炎症因子表达、降低氧自由基反应、抑制胃肠运动、减少胃酸分 泌有关。 3.抗菌作用从大高良姜根茎中提取的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抗细菌活性大于抗真菌活性,抗革兰阳性菌活性大于抗革兰阴性菌。 以上节选自《新编中国药材学》获取更多药材知识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oukoua.com/zyhdk/10630.html
- 上一篇文章: 从不挂念妻子,晚年会和妻子离婚的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