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处方不等于单味中药功效的叠加
最近用当归四逆汤用的很多。 因为开春了,好多体寒的人熬过了寒冬,蜷缩的身体需要松活起来,在我看来,没有哪个方子比当归四逆汤更合适的了。 不过最近已经有好几个人问我,不想喝中药,但是想温通阳气,能不能用姜枣汤代替呢? 我的回答是,你若是想温暖一下中焦脾胃,姜枣汤经常喝喝是可以的,但是你想温通血脉,姜枣汤是真的没那本事。 道理就在于,生姜和大枣都不是能入血分的药;都说大枣能补血,实际上,大枣的补血功能是间接的,也就是大枣本身能够健脾,脾健康了、吸收能力强了,就能从食物当中吸取到更多的营养来化生血液。 而当归四逆汤就不一样了,这张经方特别巧妙。 撇开当归、木通、细辛,其他几个药其实就是桂枝汤的主药;而桂枝汤是调和营卫的千古第一良方。 但是,这里把桂枝汤原方里的生姜换成了细辛,是因为生姜是三阳经的药,无法入血分、也无法入人体三阴经;而细辛是少阴经的药,所以,仅这一味药的更换,就把桂枝汤带入三阴变成了“少阴病版桂枝汤”。 那么,少阴病版桂枝汤是下去了,可病人有气血不达四肢末梢的寒症啊,急需通利血脉,怎么办呢? 这里,加了一味当归,而且加的量还很大。就这样,不但直接起到了补血的作用,还更加精准的把“少阴病版桂枝汤”带入血分去直接处理血分的问题了。 那么,伤寒论里不是还有一个方子叫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嘛,原文就一句话“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你想啊,久寒是指存在于体内很久的寒气,就是“陈年老寒”,这种寒症有几个特点就是存在的时间长、存在的部位很深、治疗起来特别顽固且普通药难以胜任。那么在伤寒论六经辨证当中,最难治最复杂的就属最后一经的厥阴病了,而当归四逆汤仅被当归带入的是血分和少阴经,这个时候想要再深入,就必须有厥阴经的引经药了,这个引经药就是吴茱萸。 就这样,加了一味吴茱萸,使得当归四逆汤可以直入厥阴驱寒;加了一味生姜使得当归四逆汤又具备温暖中焦之效,所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实在是治疗身体久寒和温通血脉的不二之选。 好了,其实我就是想说说最近玩味经方的一点体悟,来源于伤寒杂病论的方子之所以是经方,就因为它是基于六经辨证的框架下而构建的处方,绝非简单的中药功效叠加,所以,现行方剂学教科书上对于药方的解读有很多都太肤浅。 丹清道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oukoua.com/hdkzp/808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药分类性味功效表格总结上篇
- 下一篇文章: 传播中医药文化肉苁蓉的传说与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