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只有在中国才会把年龄说得这么美,你
刘军连是北京哪个医院皮肤科医生 https://m.39.net/disease/a_10391279.html 只有在中国才会把年龄说得这么美,被惊艳到了! 你知道你的年龄在古代叫什么吗? 婴儿到儿童的浪漫称谓初度 爷娘欢喜亲朋贺,三十年前堕地时。 黄遵宪《三十初度》 初度是指刚出生时,呱呱坠地,意味着人生的起点。 襁褓 王冕在《自感》中写道: 父母生我时,爱如掌上珠。 襁褓辟寒暑,乳哺随所须。 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孩子,像是一颗珍珠,备受父母的爱护。 孩提 指两到三岁的孩子。元稹在孩子幼时,升任监察御史,无法陪伴孩子,留下愧疚之诗: 孩提万里何时见,狼藉家书满卧床。 龆龀 又称为“龆年”或“髫年”,指七八岁的孩童,还在换齿的年龄。 《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意思是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时,乳牙脱落,长出恒牙。 总角 指八到十二岁,男孩未加冠、女孩未及笄时的发型,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像两个角。 苏轼在诗中写道: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 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是成长中重要的阶段。 女子从少年到中年的称谓什么?在古代,女子30岁就要被叫做半老徐娘?这是指女子年纪大? 其实,古代人均寿命不高,女子30岁已是中年,所以被叫做半老徐娘,意思是指已婚三四十岁,依旧风韵犹存的女子。 那么女子从少年到中年,还有那些称谓? 金钗之年 指12岁的女孩。萧衍在《莫愁歌》中这样描述的: 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豆蔻年华 指十三四岁的女孩。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 杜牧在《赠别》中写道: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及笄之年 指15岁的女孩。笄,是古代女子用以装饰头发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 《仪礼·士冠礼》说:“女之冠礼曰笄。”行笄礼时,家里的长辈为女孩盘发,梳成美丽的发髻,簪上发笄,再佩戴其他首饰。穿戴整齐后,女孩向父母和长辈行礼,并接受替他们的祝福和教诲,然后和亲友们庆祝,载歌载舞。 碧玉年华 指16岁的女孩。女孩16岁时如出水芙蓉般含蓄而不失典雅,是最美好的年纪。 桃李年华 指20岁的女子。桃李指桃花和李花,比喻人的青春年少。 花信年华 指24岁的女子,意思是24岁的女子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花信是指花期。 待年 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闺中”。 摽梅之年 摽梅是指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诗经》中写道: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男子从少年到老年的称谓舞勺之年 指13-15岁的少年,据《礼记》记载:“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 勺是一种乐舞,古代未成年者所习之舞。 志学之年 指15岁的男子,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因此15岁被称为志学之年。 舞象之年 指15—20岁的男孩,《礼记?内则》中记载:“成童,舞象,学射御。” “舞象”原本是古代一种舞蹈的名字,后来延伸为成童的代名词,意味着孩子告别童年时代,成长为翩翩少年,要学会更多的本领,懂更多的道理,承担责任,学会做人、做事的规范。 弱冠之年 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龄,刚步入社会,正是积累知识,展现才华的重要阶段。 此时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虽已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为“弱”。冠指帽子,代指成年。 而立之年 指人年到30岁,学有所成、人格自立、事业顺利。 孔子曰:三十而立。 不惑之年 孔子曰: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遇事能明辨不疑,能控制情绪的变化,很多事情,学会了释怀。 老年人的雅致称谓你知道耄耋、花甲、古稀、鲐背是多少岁吗?其中有何深意? 50岁为知命之年,又称作杖家之年。年过50可以在家杵拐杖,已经体验过世间冷暖,不再一味追求结果,对名利已经淡然。 60岁为耳顺之年,又称花甲之年。到了60岁,即便是那些对自己不利的意见也能听进去了。在中国古代历法中,60年一甲子,加上干和支之间是相互错杂,所以60岁又称为花甲之年。 70岁为古稀之年,又称为从心之年。在人均寿命不高的古代,能活到70岁的人很稀少了,因此被称为古稀之年。到了这个年龄阶段,追求的是只要不违反自然规律、规矩,无论想什么、做什么,都能随心所欲、自由自在。 80到90称为耄耋之年,又称杖朝之年。年过80的老人,上朝见天子的时候可以拄着拐杖。一个人,如果到了八十多岁时,鬓毛斑白,还能乐呵呵地活着,这就是“耄耋” 90岁为鲐背之年。鲐原指鲐鱼,由于老人脸部、颈部、背部皱纹如鲐鱼背纹,所以引申为“高寿老人”之意。 岁为期颐之年。岁的老人行动不便,需要人供养,颐养天年,所以称为“期颐之年”。 百岁以上的老人称为上寿,《左传·昭公三年》孔颖达疏:上寿百年以上,中寿九十以上,下寿八十以上。 岁称为茶寿,茶字的草头代表二十,下面为八十八,加在一起就是岁。 岁为双稀之年或双庆之年,因为古稀是指70岁,两个古稀之年就被称为双稀或双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联系速删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oukoua.com/hdkzp/13331.html
- 上一篇文章: 扁豆的功效有哪些扁豆这样做好吃又营养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