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中翻阅一本《竹林寺女科密传》,无意中翻到一个方子:木香调胃散。

如下图所示:

有没有道理呢?

木香调胃散

1,木香是主要的药。木香行气,气行则肿消。陈皮、香附子配合木香行气消肿。这是一组。

2,甘草、山楂、红豆蔻、砂仁跟甘草一起又是一组,目标很明确,健脾。

3,三棱莪术行血破淤,这又是一组。应该是组方的人考虑到既然形肿,应该子宫有淤积,所以先行用药疏通。

4,木通、姜皮、车前子、大腹皮这又是一组,这些都是行水气利小便的药物。

有没有用呢?有用,但是我认为这个应该不够经方,处方下去没准有可能三个结果:

1,会好,速度慢;

2,会好,但是其中会有若干次变证,如果不处理,就不会痊愈;

3,不会好,因为还有别的问题没有解决。

那么如果是经方思维会怎么做呢?

1,首先是肿。金匮要略: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所以如果这个肿如果在上半身,没准首先考虑的居然是麻黄之类的汗药。而不是简单考虑车前子大腹皮之类的利尿剂。

即为观念一:治肿或利小便或发汗,不可偏废其一。

2,既然会肿,也就是身体有水分无法气化,无法气化的原因是热力不够。所以看患者的状况,如果患者寒的状况不是很明显,热药可以加少一点;如果属于比较寒的体质,那么热药就要加够,这样水分才会出去的快。

即为观念二:热力不够才会有累积。

3,分析完前两点,是不是结束了呢?不是,刚开始。

万一它组方的前提思路错了,不是白搭了吗?

我们回过头来看它组方最初的思路:文中认为“脾土不能克化,故变为肿”。我认为这个对月经病的认识还是不够充分。内经曰: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

什么意思呢?心脏管月经,月经能下来,是心脏力量的推动。所以月经病,要下意识考虑心脏有没有问题。

也就是观念三:月经病先考虑心脏。

心脏不光管月经,还管身体体重,说到底心脏搏动,是身体热量的来源,如果它不能提供足够的热量,自然身体就会肿起来。所以很多人减肥,为什么减不了?因为如果心脏动力不够,废弃物就会堆积。如果不强心,光喝减肥茶,当然不会有用。

即为观念四:心脏管形体。

再者从脾脏和心脏的关系来说,心脏是脾脏的母亲。难经曰:子能令母实。通过强心,脾脏的运化能力自然就会增强,也就可以不用健脾药,但是效果反而又快又好。

即为观念五:强心即可健脾。

分析下来,脾脏可能只是一个幌子,背后真正要处理的脏腑是心脏。如果月经也是心脏,体型也归心脏,那这个根本是心脏的问题,而不是脾脏的问题。心脏处理好了,这个问题才可以得到比较圆满的解决。

学者在临证处方的时候,的确会碰到很多书上没有症状,碰到的时候,也难免需要去翻书,去看看前人是怎么处理的。一本千金方,同一个症状可能有几十个方子,什么方子可能有用,什么方子可能没用,就需要运用已经有的知识去鉴别使用,去芜存菁,以达到良好的疗效。

陈卓宇









































沈阳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儿童白癜风早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oukoua.com/hdkyx/4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