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楸药解缩砂仁
提要 砂仁,始载于《药性论》。 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阳春砂、海南砂或缩砂的干燥成熟果实。 砂仁味辛,气香,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功效主治:消食化谷,呕泄皆医,安胎妊,散口齿浮热,化骨鲠。 特性:和中调气,行郁消满。 缩砂仁,始载于《药性论》。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阳春砂、海南砂或缩砂的干燥成熟果实。缩砂仁是蒴果脱去果皮的种子团,有种仁30-60粒组成,入药时已干缩聚结为紧密团状,故名。 姜科植物体含挥发油,具有芳香气。姜科植物有47属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有19属种,产于东南至西南部,药用种类较多。 姜科常见药物:生姜、干姜、姜黄、郁金、草果、白豆蔻、红豆蔻、益智仁、缩砂仁。 砂仁味辛,气香,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功效主治:和中调气,行郁消满,降胃阴而下食,达脾阳而化谷,呕吐与泄利皆良,咳嗽共痰饮俱妙,善疗噎膈,能安胎妊,调上焦之腐酸,理下气之秽浊,除咽喉口齿之热,化铜铁骨刺之鲠。 清升浊降,全赖中气,中气非旺,则枢轴不转,脾陷胃逆。凡水胀肿满、痰饮咳嗽、噎膈泄利、霍乱转筋、胎坠肛脱、谷宿水停、泄秽吞酸诸证,皆升降反常,清陷浊逆故也。泻之则益损其虚,补之则愈增其满,清之则滋其下寒,温之则生其上热。缘其中气堙郁,清浊易位,水木下陷,不受宣泄,火金上逆,不受温补也。惟以养中之味,而加和中之品,调其滞气,使之回旋,枢轴运动,则升降复职,清浊得位,然后于补中扶土之内,温升其肝脾,清降其肺胃,无有忧矣。和中之品,莫妙如砂仁,冲和条达,不伤正气,调理脾胃之上品也。 去壳,炒,研,汤冲服,则气足。 药理研究表明,砂仁有芳香健胃作用,加强胃的机能,促进胃消化液的分泌,并可排除消化道的积气。 《本草汇言》:砂仁用以安胎,何也?盖气结则痛,气逆则胎不安。此药辛香而窜,温而不烈,利而不削,和而不争,通畅三焦,温行六腑,暖肺醒脾,养胃益肾,舒达肝胆不顺不平之气,所以善安胎也。又有不宜用者,凡腹痛由于内热,泄泻由于火邪,胎痛由于血热,肿满由于湿热,上气咳嗽由于火动迫肺者,咸宜禁之。 《本草新编》:砂仁止可为佐使,以行滞气,所用不可过多。……补虚之中入之砂仁,以苏其脾胃之气,则补药尤能消化,而生精生气,更易易也。 《本经疏证》:或曰详观缩沙蜜益智子形象气味,不过与诸豆蔻等致用土金已耳。而核本草主治,若一能宣火之用于水,一能摄水之气于火,其义何居?曰以形象言,则二物皆挺发高大,而一则系实于根,一则别系低枝,花实皆蓄缩于下,是其导气使归,不与诸豆蔻之导气以行者同,此其一也;以气味言,则气之香者属土,天地间水火无土不能相入,味之辛者属金,间水火无金不能互交,导之行者升降自由金木,导之归者往返自随水火,是其交通阴阳,不与诸豆蔻之分理阴阳者同,此又其一也。然二物各有亲切著里之理,在缩沙蜜则皮黄赤而核微黑,味兼酸且咸也,是火土之效用却固护夫水,辛通之循职却归根于水,故曰主虚劳冷泻,宿食不消,赤白泄利,腹中虚痛下气,皆火土之气隔碍不能下交于水,而水无防范恣性横流之候也。在益智子则皮黑核白味兼微苦也,是水之卫乎外,能致火之敛于内,苦降之循其职,能致水遂滋火而火明,故曰主遗精虚漏,小便余沥,益气安神,补不足,利三焦,调诸气,皆水气不敛,不能上交于火,而火萎馁不能自持之候也。以大致而言,则诸豆蔻主通,二物主摄;就二物而言,则缩沙蜜主降,益智子主升,然缩沙蜜之降,乃去其有形以归无形,益智子之升,乃致其有形以禀无形,而其归根复命之元,实亦与诸豆蔻等为恃其辛凉收肃之力。盖南国气候,冬月类无退藏严密之令,而夏月之发越,多书酷暑而夜即凉爽,是诸物之毓秀于是者,皆发中寓敛,与中土之发者自发,敛者自敛,又不同也。 砂仁以个大坚实、果仁饱满、香气浓郁、气辛凉而味苦者为佳。 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oukoua.com/hdkyx/212.html
- 上一篇文章: 慧通微课堂第八十四课什么是茅香什
- 下一篇文章: 怪味型植物香料,你知道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