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味中药,多年的咽酸泛酸老毛病轻松
大家好,我是中医人方叔,今天跟大家讲一讲中药红豆蔻。红豆蔻止吐酸。前面我们跟大家讲任何一个病都要分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一个医生入门就是八纲八法,你不懂八纲八法,开口动手便错,谈医论药皆非。就像一个咽酸,也要分虚实寒热,暴病多属实,久病多属虚。有些病人慢性胃炎,胆囊炎,反复咽酸、泛酸有好多年了,一吃凉冷的东西就加重,这是什么问题呢?是虚寒。像这种胃脘冷痛、呕吐、咽酸的情况,是因为胃中动力不足,不能很好地向下蠕动,这时泻火只会雪上加霜,身体脾胃更需要雪中送炭,所以就要懂得用红豆蔻这样的辛温散寒燥湿之品来行气止痛,温降酸水,胃中一旦得到温暖,胃动力就加强,胃肠蠕动就更快。常有些老胃病的病人反映说,最近胃痛,犯酸水,什么东西都不想吃。一把脉沉缓无力,不是什么火气上逆的病,而是因为缺少一团火,不能蠕动下行。《黄帝内经》病机十九条里说,诸呕吐酸,皆属于火。大家对这句话也要辨证看待。上面这种情况,就不能降火泻火了,反而要补火暖胃。于是用附子理中丸,加砂仁、木香或红豆蔻、白豆蔻、高良姜,脾胃得温则行,肠道蠕动加速,酸水很快就消纳下去,胃痛之感也就消除了。这真是屡用屡效的思路,特别是受凉后胃痛、泛酸加重的,更要温中散寒止痛,温降浊阴酸水。如果不温的话,被寒气束闭的肠管打不开;如果不降的话,浊阴下不来。这就是为何前面我们讲白豆蔻时跟大家提到,但凡这些化浊的芳香之品,能升能降。能升是因为性温,能把胃肠管打开,加强胃肠蠕动;能降是因为它们芳香行气,能辟秽浊下行,顺着消化道把浊阴往下传导。在南方湿浊偏盛的地方,不可不学会用这些芳香化浊之品,不单是为了治疗咽酸、泛酸,更多的是防病保健,治疗各种消化系统病患。因为自古以来,南方之地卑下潮湿,山岚瘴气,饮食之物大都酸咸,故脾胃容易留滞寒湿,中焦大都瘀滞不畅。所以南方人食疗喜欢用些豆蔻、砂仁或高良姜、荜1、山柰等姜科植物,除寒燥湿,温降肠胃,开郁化食,行气止痛。无怪乎南方人喜欢把这些芳香的中草药当成调味佐料,常年拌菜,常吃不辍,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防患疾病。举个例子,南方乡村的房前屋后,一般都种有紫苏,煮鱼汤的时候,都喜欢摘一把紫苏丢进去煮,这样既能解鱼蟹毒,又能够辅助胃肠通降,还能够令汤水不至于那么腥浊,这就是芳香辟秽的草药在食疗方面的应用。懂些中医的常识,可以减少家人的脾胃病,因为你在选用这些辛温芳化之品时,知道它能够温中行气,燥湿散寒,温暖脾胃,消食化积。所以不管是表面的吐酸嗳气,或者中间的胸闷痞满,甚至下面的腹胀、冷痛、泄泻,虽然病症不同,但食积停滞的原因如果一致的话,那么红豆蔻、白豆蔻、砂仁、高良姜、荜1,甚至藿香、紫苏叶,大都能派上用场。 古方医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oukoua.com/hdkyx/10531.html
- 上一篇文章: 于荒原漠海间,邂逅初识的你
- 下一篇文章: 你信吗女人离婚后才会知道,自己最大的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