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业游民做久了,静极思动,不想正好是国庆假期,又耽误了不少时日,躲在家里不自觉地听起老歌来。

想起我读书那会儿,流行的都是台湾的周杰伦、SHE、五月天等,新马的林俊杰、梁静茹等,很少听粤语歌,人大了就不免怀旧,伤感之余总带着些后悔。

我随意提,你们随意听。

「爱慕」

张国荣/郑国江/关口俊行

第一次听《爱慕》还是看哥哥的跨越97演唱会,后来一查资料,可是87年的老歌了,不过就算让我早点听原版恐怕也不会喜欢的,原因很简单——编曲。光听前奏就知道了,录音室版的前十五六秒我是不喜欢的,但是live版就不一样了,用的竟是神雕乐队的“加州招待所”(别问我神雕乐队是谁,详情咨询网易云的评论),经由鼓点的衔接,再转到爱慕的OT。

当然,最好听的还是后半段演唱:“滴着热泪仍尽吐心中丝丝爱慕我也对你去尽了心碎难补”,“是爱慕爱慕叫我心痛苦”乃至最后的“心迷路”,歌声渲染下的情感,足以调动演唱会的气氛。

“都只因你太好”,令我“不知点算好”。

「石头记」

达明一派/迈克陈少琪进念二十面体

/刘以达

我在常州认识的道友里,不少都是达明一派的粉(其实不如说是黄耀明的粉)。若要挑一首他们的歌,《石头记》确实不二之选。

乐理方面的东西我是不大懂的,听歌嘛,一方面觉得它牛逼就行,另一方面就看歌给听的人什么感觉了。百多个字里,就是一部《红楼梦》的缩影。听完的感觉就是美啊,多少人爱慕黄耀明”妖“的声线啊:“丝丝点点计算偏偏相差太远兜兜转转化作段段尘缘纷纷扰扰作嫁春宵恋恋变卦真真假假花色香皆看化”。

《石头记》这名字,自然是和《红楼梦》有些关系的,还有一首有关系的《风月宝鉴》,亦是一首不可多得的精品。可惜现在各大音乐平台好像都没有了(想找还还是有的),原因吗,咳咳。

「月半小夜曲」

李克勤/向雪怀/河合奈保子

这首歌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了,不过大多都是因为《中国好声音》中的陈乐基,乍听觉得很爽,但觉得倒是用力过度的,颇有点炫技的味道。后来我又听了陈慧娴的live版,毕竟女声啊,又显得太温柔了。最后还是选择了CD勤。

《月半小夜曲》有三个录音室版的,是最早的版本,尽管评价说89年重新录制的声音更加成熟,99年的编曲效果也丰富了不少,但30年后仍然只喜欢最初的这版。

“肠断明月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傻女」

陈慧娴/林振强

/M.L.DiegoM.F.Diego

小时候提到陈慧娴首先就是《千千阙歌》,其次就是《飘雪》,都是从我妈那传下来的歌。其实《傻女》也是一首经典,只不过被其他两首的光芒掩盖了。

林振强的歌词是极为细腻的,只一件“你”穿过的旧毛衣,惹得“傻女”睹物思人,“夜来伴我共我坐”使得我想起了柳永的“针线闲拈伴伊坐”,都是傻女式明知无法实现的期待。“准我这夜做旧角色准我快乐地重饰演某段美丽故事主人”将主歌无缝转接副歌,而后的“饰演你旧年共寻梦的恋人”、“再去做没流着泪的伊人”、“你纵是未明白仍夜深一人”押的韵都是同字。

李克勤和陈慧娴也是蛮会玩的,互相翻唱对方的歌,有时候翻唱的倒胜过原曲了。

「只愿一生爱一人」

张学友/因葵/庾澄庆

小时候最后悔没听的歌手之一,就是学友叔。当时“老贼”偏爱张学友(不过都是国语歌),等到近年来越听学友叔越觉得猴赛雷啊,随随便便《我应该》、《烦恼歌》、《情系半生》都是经典。

这首歌最大的惊喜却不是学友叔,学友叔的水平我一向是知道的,作曲的庾澄庆才是我万万没想到的!不过仔细听来,倒的确是有些庾澄庆的风格——直到我发现这不过是学友叔翻唱的,前后也不过五个月左右……但确实是爽。

歌名倒是让我一直和浩南哥的《一生爱你一个》混淆,但是就郑伊健的感情生活来看,一生爱你一个都是不存在的,话不能说太满,说“愿”就可以了,万一爱的不止一个岂不是要GG?

「半点心」

草蜢/潘源良

/DepardieuPerrierBernheim

草蜢传唱度最广的歌,不消说一定是《失恋阵线联盟》/《失恋》。我发现草蜢很多歌,都属于“挂羊头卖狗肉”类型,都是披着狼皮的羊——看他们永远是又唱又跳,但是歌曲本身要表达的感情绝对是伤感的,这种反差屡试不爽。《半点心》也不例外。

我喜欢的是它的编曲,用道友的话说,就是这首歌的编曲就算放到现在,也是很时髦的。这一点尤其在年的《BeThreeGrasshopperInConcert》表现得尤为明显。而且已经把原来时髦的编曲又编地更加时髦,配合着“你我之间总有一点爱吧可以交给我吧总算得恋爱吧相爱少点也罢”——“我却更了解是编织梦话”这种由喜转悲的歌词,就算如何有节奏,听到后面也不会免伤感起来的。

「似是故人来」

梅艳芳/林夕/罗大佑

倘若二十几年就有中国风一说的话,那么《似是故人来》估计要秒杀一切了。

无论是韵律、歌词、和声、编曲、演唱等任何一首歌曲应该分析的角度来分析,都是无可挑剔的,甚至可以不把它当作一首歌来看也没有关系。仅仅把它当作是一阕诗词,用上粤语这种古老的预言吟诵出来,都是一件极为享受的事。

“但凡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登对”

“恨台上卿卿或台下我我不是我跟你”

“断肠字点点风雨声连连似是故人来”

“十年后双双万年后对对只恨看不到”

全曲四段歌词,可以当作一个完整的故事,也可以放诸于不同的角色与环境,但歌里唱的,林夕写的,可都是人生啊。

似是故人来,疑是玉人来,傻傻分不清楚。

「容易受伤的女人」

王菲/潘源良/中岛美雪

同学友叔一样,王菲也是后悔没有早点细细听的歌手。

唱着《容易受伤的女人》的王菲还以王靖雯的身份发专辑,虽然那时还不至于有令我沉迷的菲式唱腔,也达不到后来的空灵和飘渺(这一点我觉得张亚东也功不可没),但独特的声音已初见端倪。而我一直都把这首歌当作其本人感情上的告白,不妨说成是王菲的《我本人》。

“情难自禁我却其实属于极度容易受伤的女人不要不要不要骤来骤去请珍惜我的心”,副歌的前半节,说的很清楚嘛,你可以来爱我,但是请对我好一点,因为我极度容易受伤;“如明白我情愿继续热恋”,我这个容易受伤的女人,也会“终此一生火般的热吻”。

不管对窦唯,还是谢霆锋,或者李亚鹏,这首歌都适用,可惜啊……

「夏日倾情」

黎明/向雪怀

/TakashiMikiYasuhiAkimoto

四大天王里,当初最喜欢的是黎明,一脸书生气,妥妥小鲜肉一枚。唱那些情歌真是撩的一比,可惜后来被雷颂德拐跑,摇起了disco电音,节奏感很强,一般我都没事拿来自嗨。

《夏日倾情》是近几天听得比较多的老歌。其实算不上特别好听吧,属于黎明擅长的路子,而且也没有什么新意,地位肯定也不及以上提到的几首,只是随意听到这首歌引起了我对这些经典的熟悉感,促使我有了更新这期内容的念头。

从开始的“是你吗手执鲜花的一个”,到副歌的“ILoveYou你会否听见吗”,再到最后的“你应该知道你应该感到谁人爱你”,一点点都在问我以前到底错过了多少歌。

「不会哭于你面前」

杨采妮/林振强/中岛美雪

好吧,我不得不说最早听这首歌时,前奏竟然被我听出了武侠剧的味道。其实并不是单纯喜欢这首歌,只是爱极了它透露出来的决心和勇气。

有港乐里惯有的低姿态——“我爱你唯忍心地退开在一边”,也有祝君好式的期盼——“愿你朝气冲天上也托暑天骄阳照得你路途亮”,但这首情歌却不惨,反而表现了女人坚强的一面——“虽无穷尽心碎不会哭于你面前”。而这一点,后来的《搜神记》、《绑架》等,都有点相同的味道在里面。

女人是容易被爱情绑架的生物,“一个人是快活两个人才是生活”固然没错,有时候“两个人能快活一个人也能生活”。

细数这些老歌,不禁又想起逐渐没落的“十大劲歌金曲”,这一奖项不知评出了多少经典,而现在的“劲歌金曲”却不复当年的影响力。经典的歌和经典的书一样,书可以温故而知新,歌越听越有不同的感觉,这些歌年纪都比我还大。当然还有更经典的,比如谭咏麟的《雾之恋》啊,Beyond的《冷雨夜》啊,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可惜的就是八九十年代的歌,大多是都是翻唱外国的,又以日本居多,中岛美雪等人不知养活了多少香港音乐人。等到九十年代后半期,陈辉阳、郭伟亮、王双骏、雷颂德等优秀的作曲人起来了,港乐又别有一番味道哩!

长按指纹

一键







































白殿疯病正常生长在哪里
白癜风为何复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oukoua.com/hdkyc/1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