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盛

痞证是无形气机郁滞于腹部,自觉腹部胀满而无有形实结阻滞,痞证满而不痛,不伴有胃痛或胃部硬满压痛,也叫做腹胀满,其形成与痰滞、气阻、食积、郁热、中气虚有关。

一、历代医家论述

第67条:腹胀满,朴姜夏草汤主之。

“腹胀满有二:阳明胃实,为大便燥结,腑气不畅;太阴脾虚为脾虚运化不足水湿内生,气机被郁滞,故见腹胀。”

二、方药分析

厚朴下气躁湿,消除胀满;

生姜辛散通阳,健胃散痰水;

半夏和胃开结,燥湿祛痰

三药共用开痰气郁滞

人参、甘草理中,健脾促运化

单用消痰理气则脾更虚,多用甘补则滋腻腹胀,全方配伍三补七消,攻补兼施,治虚实夹杂。可用于汗下或未汗下之腹胀满。

使用本方时厚朴生姜等量大量用,参草量宜小

三、病案举例

1.肝炎患者下午腹胀甚,上下不通,本方加减而除。(刘渡舟)

2.腹胀满3月余,食则甚,便黏臭,思虑多,舌红暗苔厚腻,脉弦左关鼓。生麦芽30香附15佛手15香橼15厚朴15陈皮15枳壳15生山楂15炒鸡内金30焦神曲20三棱15莪术15两副而消

3.腹胀、食则甚、纳呆、动则汗、畏风寒、两颊痤疮、腹冷便溏。舌质红脉弦长尺滑右关松。

首诊:生白术20炙甘草10柴胡5生黄芪25炒麦芽30神曲10焦山楂10香附10连翘5干姜10浮小麦30川芎付

(无炒白术)服此方腹胀先好转,第7付腹胀甚,串气。可为滋补大于攻伐之故,故先好转后甚。

二诊:上方加细辛5吴茱萸3厚朴5制附子57付

(无生姜)腹胀大消,且诸症皆有好转,脉渐大,尺脉弦长。唯口渴,舌略红,为化热之故。

三诊:上方去附子川芎减细辛至3,干姜换生姜5片,加防风10,黄芪加至30,厚朴加至10,加枳壳10,7付

四、药物分析

《本草》:枳实“味苦酸寒,风疹,寒热结,止利,除胸胁痰癖,逐停水,破结实,消胀满,心下急,痞痛,逆气,胁风痛,安胃气,止溏泄,明目。”

厚朴“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温中,益气,消痰,下气,疗霍乱及腹痛胀满、胃中冷逆、胸中呕不止、泄利、淋露,除惊,去留热、心烦满。”

橘子长在淮北以北的地方叫枳实,橘子性味辛甘,在南方感受阳光温暖之气而性善于向外宣散,枳实在北方感受寒冷之气,故枳实性寒凉而苦降。橘子辛甘,善宣发胸以上的逆气;枳实苦酸,善苦降胸以下的滞气。为什么人会有上的气逆和下的滞气呢?因为在人体内阳气要往下藏,阴气要往上疏布,有病的时候阳气就往上走,阴气往下泄,如果上下气阻滞不通,那么中土有问题了。中土的问题停滞壅滞的偏多,病在胸上的就宣发,这样气不会受伤,疾病也好了,而橘皮恰好能把这样的情况解决了。病在下的,要顺势而为,用苦降的方法,枳实恰好可以治疗胸以下的滞气。

厚朴的治用,宜于寒或宜于湿;枳实的治用,宜于热或宜于燥。厚朴用于燥热而成之结病,还可借其他药物以共同起作用。如果枳实误用于寒湿,是气本下而再苦降之法,不说无益且有害。

桂枝证不罢而喘,仍与桂枝汤,但加厚朴、杏仁,以杏仁能使上冲之气达于络脉,厚朴能使上冲之气达于表分,所以联络桂枝之解肌,

虽然枳实、厚朴皆与桂枝相连,枳实则连茈胡,不连麻黄;厚朴则连麻黄,不连茈胡,为什么呢?连桂枝,是下气散饮,此枳朴皆有之功。连麻黄,欲其横出开表;连茈胡,欲其通中泄里,因为枳实无横出之权,厚朴无直达之技。

枳朴二物,仲景不怎么与补剂同用,有两个是“心中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枳朮汤主之。”“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两证,一则中有形,外不说胀满。一则外胀满,中不说有形。

两证的原因皆是中气虚,而虚复有微甚之别,其候又有久暂之殊,枳朮汤证缘脾气濡滞,所受于胃之精微,不能速化以上输,停于心中,日积月累,以至成形。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证,原于发汗后肺表气虚,引脾津而布散的功能下降,致脾气随津横溢四出,若能聚而不散,犹是虚中之实,散而不能聚,就成了虚中之虚,惟其为虚中之虚,故纵重用泄满化饮,然必久煎使之气淳而力优柔(厚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为虚中之实,故纵用补中而不重(枳朮汤,枳实用七枚,白朮止用一两),且必少煎,使其气锐而力雄猛(以水五升,煮取三升),而注之曰腹中软,即可见其患?不患满也。藉此又可见古人治病,每因势利导,不加逆折。腹满者,其机横溢,故用厚朴随横溢以泄其满;中坚者,其机根固,故用枳实随根固而泄其坚,一横一直之用,即枳朴至理之所在矣。

二物之用,厚朴偏于外,枳实偏于内,厚朴兼能治虚,枳实惟能治实,既言之详矣。厚朴始终只在气分,枳实却能兼入血分。

统而言者,厚朴利气,利气之着于外者也;枳实利气,利气之悬于中者也。厚朴除满,是除胀满;枳实除满,是除坚满。枳实除满而且除痛,厚朴除满而不治痛,不徒偏内偏外兼虚兼实已耳。

五、方药延伸

1.“发汗不解,腹满痛者,宜大承气汤。”

2.“腹满不减,宜大承气汤。”

3.“腹胀,不大便者,宜大承气汤。”

4.“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大泄下。”

5.“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宜厚朴七物汤。”“腹满,痛而闭者,宜厚朴三物汤。”

6.“支饮,胸满者,宜厚朴大黄汤。”

是枳朴明为胀满设矣,而方中分数,惟小承气汤枳朴最少,厚朴七物汤、厚朴三物汤即小承汤,惟以枳朴多用易其名,且表证多者厚朴多,表证少者厚朴少,于此可见枳朴之异而同,同异之间,枳实之所以泄满,厚朴之所以已胀者,可窥矣。

六、敏感药物

摘自《玉楸药解》

藿香:辛温下气,善治呕吐、心腹胀满之病。

荜澄茄:温燥脾胃,消纳水谷,能止胀痛,善除呕吐。

丁香:温燥脾胃,驱逐胀满,治心腹疼痛,最止呕哕,善回滑溏

木香:止呕吐泄利,消胀止痛。

白豆蔻:善止呕吐,开胸膈之郁满,能下饮食,噎膈可效,消腹中胀疼。

红豆蔻:治脾胃湿寒,痛胀皆消,疗水谷停瘀,吐泄俱断,能除反胃噎膈,去胸腹之酸秽。

摘自《临床中药中药鉴别速览》

枳实:痰湿气阻皆可,可见纳呆,体倦。为治痞要药。

白术:健脾益气治脾虚气滞证之痞满。

半夏:散结消痞化痰,为治疗痰滞胸脘痞闷之要药。

瓜蒌:利气散结化痰,见胸满脘痞。

黄连:湿热蕴结而胸闷痞满多伍半夏。

旋复花:消痰行水。宜于痰饮蓄结胸膈痞闷。对痰湿上逆,心下痞满又呕吐噫气者为常用之药。

此外胃肠气滞者可用砂仁、白豆蔻、厚朴、橘皮、莱菔子、槟榔、木香、佛手、香橼、薤白、青木香、香附、乌药。

食指胃肠者可用山楂;莪术、三棱;枳实、青皮;槟榔、莱菔子;鸡内金;麦芽稻芽;木瓜;刘寄奴;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医院坑
白癫疯是怎么引起的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oukoua.com/hdkjj/3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