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味本草中药

一个个传承了千百年的炮制方法

一代代中药人的平凡故事和朴素情怀

构成了博大精深又魅力无穷的本草中国

作为中医系学生的我们

更要掌握这些本草知识

今天小编就与同学们一起

去了解一味中药——海月

↙海月简介

01

海月

02

镜鱼、以下鱼、海镜

03

味甘、性平

04

脾经

05

消食化痰,调中利膈

06

主利大小肠、消痰

07

内服:煎汤,15-30g

↙海月习性

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翼形亚纲珍珠贝目海月科的1种。又名窗贝。中国福建、台湾和广东沿海均有分布;菲律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北部和印度洋分布较普遍。中国除海月外,还有鞍海月。海月贝壳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两壳平,大小略等。壳质极薄,半透明。壳表呈白色或乳白色,有的顶部微显浅紫色。放射肋和生长纹细密,且不规则。贝壳的内面具有珍珠光泽,铰合部有“八”字形铰合齿,韧带呈浅褐色。闭壳肌痕小,呈圆形,位于贝壳的中央。足较退化,无足丝。栖息于暖海潮间带下区至潮线下10米左右的浅海泥沙底上,壳表常复盖1层薄泥,五月至七月间产卵。肉质部小,可食,但价值不大。其贝壳平、半透明,具云母光泽,可用做灯饰、托盘和代用玻璃等。中国古代建筑曾用海月贝壳镶嵌在屋顶或门窗上,可以透光,故称“窗贝”或“明瓦”。

古籍摘要

《本草纲目》:海月

(《拾遗》)玉珧(音姚)、江珧、马颊、马藏器曰∶海月,蛤类也。似半月,故名。水沫所化,煮时犹变为水。时珍曰∶马甲、玉珧皆以形色名。万震赞云“厥甲美如珧玉”,是矣。时珍曰∶刘恂《岭表录异》云∶海月大如镜,白色正圆,常死海旁。其柱如搔头尖,其甲美如玉。段成式《杂俎》云∶玉珧形似蚌,长二三寸,广五寸,上大下小。壳中柱炙蚌稍大,肉腥韧不堪。惟四肉柱长寸许,白如珂雪,以鸡汁瀹食肥美。过火则味...

《本草纲目》:[主治第三卷百病主治药]脾胃

百草霜梁上尘〔金石〕朴硝(食饮热结。)青礞石(食积宿滞,同巴豆等,丸服。)水中白match石(食成瘕,烧,淬水服七次,利下。)食盐(酒肉过多胀闷,擦牙漱下,如汤沃雪。)砂(消肉。)蓬砂孔公〔介禽〕鳖甲淡菜海月白鲞(并消宿食。)鳝头(烧服,去痞症,食不消。)凫鸡屎白鹰屎白雀屎白鸽屎五灵脂〔草部〕葛花葛根汁白茅根汁水萍菰笋秦艽苦参地榆菊花(酒醉不语,为末酒服。)悬钩子木鳖子味子山姜花高良姜红豆蔻缩砂...

《普济方》:[卷一百七十二积聚门]

积聚宿食不消,遇若获其治饮食不消。(出本草)以蓬莪术酒研服之治宿食腹胀。(出本草)用碧海水。饮一合。吐下。消宿食。下气治嗽。(出本草)用菘菜根。冬月作菹煮。作羹。食之。治宿食不消。常吐酸臭水(出本草)以钧樟材。酒煮服之。消食和中以莱菔嫩叶生食之。大叶熟啖之。调中消食。及大醉。并食瓜果过度。以生熟汤浸身。汤皆为酒。及瓜果味。能消诸食。令人易饥。以海月生椒酱。调和食之。良。《普济方》明·永乐四年朱橚公元年...

《普济方》:[卷一百七十七消渴门]

治消渴。鹿头上作胶。服之弥善。治渴镇心君迁子上以食之。久服轻身。亦得悦人颜色。治烦渴热闷。下痰通小肠淋。止头痛。皋芦叶上用作饮代茶。治消渴。薏苡仁上煮汁饮之。治消渴下气。令人能食。利五脏。调中。海月上取以生姜酱食之。消肠中宿物。食易饥。止小便。治消渴。李根上煮汁饮之。止渴粳米上煮汁饮之。治消渴重者。市门众人溺坑中水上取一小盏服之。勿令病患知之。三度即瘥。治消渴。蚬肉上浸取汁服之。治消渴。绿豆上...

最后,如果大家有对海月有更多的了解,欢迎在下方留言哦!

而且,你们都喜欢哪一种中药呢?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医院官网
中科白癜风让白斑告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oukoua.com/hdkjj/1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