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医基础知识背诵手册让无数读者
第五章芳香化湿药(5味) 藿香 藿香辛温,能止呕吐,发散风寒,霍乱为主。 辛,微温。归脾、胃、肺经。 化湿,止呕,解暑。 湿阻中焦,呕吐,暑湿、湿温初起。 苍术 苍术苦温,健脾燥湿,发汗宽中,更去瘴疫。 辛、苦,温。归脾、胃、肝经。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湿阻中焦证,风湿痹证,风寒挟湿表证。 厚朴 厚朴苦温,消胀泄满,痰气泻利,其功不缓。 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温馨提示:全文小说可点击文末卡片阅读) 湿阻中焦,脘腹胀满;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厚朴与苍术具有燥湿之功,治疗湿阻中焦证常相须为用。但厚朴苦降下气,既消积除满,又消痰平喘,为除胀消满之要药。苍术辛散温燥为主,功善运脾除湿,又可祛风湿。 砂仁 砂仁性温,养胃进食,止痛安胎,行气破滞。 辛,温。归脾、胃、肾经。 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脾胃虚寒吐泻,气滞妊娠恶阻及胎动不安。 煎服,3~6g,入汤剂宜后下。 白豆蔻 白蔻辛温,能祛瘴翳,温中行气,止呕和胃。 辛,温。归肺、脾、胃经。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呕吐。 煎服,3~6g,入汤剂宜后下。 白豆蔻与砂仁均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止泻之功,亦常相须为用,治疗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但豆蔻化湿行气之力偏于中上焦,而砂仁偏于中下焦。故豆蔻多用于湿温痞闷、呕吐;砂仁重在温脾而止泻。 (点击上方卡片可阅读全文哦↑↑↑) 感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感觉小编推荐的书符合你的口味,欢迎给我们评论留言哦!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oukoua.com/hdkjj/11722.html
- 上一篇文章: 粮食涨价没想到这个农产品从20涨到20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