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白癜风方子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119.html

弘扬国学,传承命脉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本文内容摘自国家正规医学图书、杂志、报刊等,文底有具体来源出处。文章标题为原标题、文中内容提取。无丝毫夸大、诱惑、违背客观事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无丝毫恶意煽动、混淆、误导用户等内容。一切均为原文展现,追求真实、可靠、权威。可根据来源出处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谢晶日治疗胃痞的经验

作者/钟源王海强

钟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王海强:黑龙江中医院

编辑/许琦⊙校对/钱秀华

胃痞在《内经》称为“痞”、“满”、“痞满”、“痞塞”等。临床常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要表现,其痞按之柔软,压之不痛,视之无胀大之形。多为慢性起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谢晶日教授是黑龙江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黑龙江中医院肝胆胃肠科主任,国家中医脾胃病重点专科带头人。谢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载,熟谙经典,博采众长,医术精湛,治病知常达变,不拘成法,临证每从肝脾论治。谢师指出:由于当今社会的疾病谱发生变化,现代人精神压力增大,加之饮食不规律等因素,导致大多数胃痞患者表现为肝郁脾虚之证。胃痞的基本病机是肝脾不调,气机升降失宜。故治疗总以疏肝健脾,调畅气机为基本法则。笔者有幸随诊其侧,对谢师治疗胃痞一病略有体会,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疏肝健脾,详辨虚实

谢师常言:五脏六腑皆可致痞,但胃痞之证与肝脾二脏关系更为密切。肝脾在气机运化上的失常,均可发生明显的胃脘痞闷不舒,故谢师强调治肝不忘健脾,治脾勿忘疏肝,实为治疗胃痞之关键。谢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察胀满以餐前为甚者,多为肝郁所致。(本文由国学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oukoua.com/hdkjg/6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