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养生嗨我们操碎了心
嗨!为了调理脾胃,我们操碎了心?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时为立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以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 因此秋季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也就是说,秋天养生一定要把保养体内的阴气作为首要任务。夏秋之交,昼夜温差大,气温忽高忽低,往往是疾病多发的“多事之秋”。针对这一时期的气候特点,饮食起居既要防暑,又要注意御寒。 如何在立秋时节养生健体呢?中医专家建议,立秋养生一方面要注意在饮食上及时调理,宜祛暑滋阴,同时合理应对早晚温差,并加强保养立秋时节特别需要注意的肝肺。 立秋养生注意事项 立秋饮食宜祛暑滋阴 立秋时节,昼夜温差加大,在饮食上应坚持祛暑清热,多食用一些滋阴润肺的食物。医学专家认为,秋季燥气上升,易伤津液,因此,在饮食上应以滋阴润肺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类等食物,少吃油腻厚味之物。 早晚温差渐大预防感冒 立秋过后,可以明显感觉到昼夜温差逐渐变大。白天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会开始变得清凉起来。早晚温差过大容易引起频发感冒等,应注意防止夜间着凉。 在居家环境中不宜24小时空调全开,尤其是夜间,尽量少用空调。可趁早晚清凉时分勤开窗户通风,流通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另外,近来突发降雨天气较多,出门当心淋雨。 立秋时节宜养肺护肝 初秋时节应重点养护哪些部位,预防哪些疾病,可选用何种方法来调理、养护身体呢?中医专家认为,立秋过后,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气燥伤肺,容易产生疾病,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而此时,肝脏、心脏及脾胃还处于衰弱阶段,因此,立秋过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因此要加强调养,使肺气不要过偏,影响机体健康。 健脾补气喝鸿茅 鸿茅药酒是67味药的大组方,药借酒力,酒助药效,具有祛风除湿、补气通络、舒筋活血、健脾温肾的功效。立秋以后,早晚喝鸿茅,滋补养生,强身治病。 鸿茅药酒是67味药的大组方,其中补气补血药有28味:当归、人参、黄芪、制何首乌、熟地、白术、山药、甘草、肉桂、茯苓、山奈、远志、茯神、三棱、菖蒲、莲子、栀子、麦冬、桃仁、白芷、莪术、甘草、羌活、附子、桔梗、沉香、砂仁、陈皮。 健脾和胃药(18味):白术、茯苓、陈皮、砂仁、枳实、厚朴、红豆蔻、白豆蔻、肉桂、高良姜、小茴香、甘松、山柰、黄芪、藿香、山药、苍术、红曲。 ★--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oukoua.com/hdkjg/235.html
- 上一篇文章: 经典整理易变质的常用中药材
- 下一篇文章: 中药没效别怪医生药方不好,可能是你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