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豆蔻年华
豆蔻年华 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近义词:含苞待放、金色年华 反义词:风烛残年、桑榆暮景 出处 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典故 豆蔻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一种香料,也有一些少女喜欢把它的花当做装饰插在头发上。也被称为“含胎花”,豆蔻花人们习惯称十三四岁是女孩子的豆蔻年华,这个典故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著名的七言绝句《赠别》:“娉娉(pīng)袅(niǎo)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是杜牧离开扬州的时候,写给一位只有十三岁左右名叫张好好的风尘女子的诗。诗中形容这位柔弱美丽的少女,像是二月初刚发芽的豆蔻嫩芽,含苞待放。因此,前人也曾有注解:“牧之诗咏娼女,言美而少,如豆蔻花之未开。” 春天的花卉很多,为什么独独选中豆蔻花来比喻少女呢?原来豆蔻含苞之时,显得非常丰满,因此民间俗称其为“含胎花”,在诗文中也常用它来比喻处女。在各色豆蔻花中,又以红豆蔻花为最美,其花芯中央有两瓣相并,形似同心,一向被视为爱情的象征,清人诗云:“结就同心蕊,因标连理枝。”指的就是它。后世吟咏豆蔻的诗,大多含有这种寓意。 举例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 石三友《金陵野史·秦淮歌星王熙春》:“来此演出的歌女,有半老的徐娘,有豆蔻年华的少年,也有未成年的幼童。” 方方正值豆蔻年华,十分漂亮。 回顾 人面桃花 寒木春华 无肠公子 惨绿少年 摽梅之年 后语: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赞,以示鼓励!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oukoua.com/hdkjg/1823.html
- 上一篇文章: 读者I9首纳兰诗,人生最苦是相思
- 下一篇文章: 于淑琴再回首主播姚京平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