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习一味中药夏天,我们用这味药去
豆蔻 豆蔻 肉蔻、肉叩、肉豆蔻、肉豆叩、肉果、玉果、迦枸勒、煨肉蔻、煨玉果、白豆蔻、圆豆蔻、原豆蔻、扣米、紫蔻、十开蔻、漏蔻、草蔻、大草蔻、偶子、草蔻仁、飞雷子、弯子。 辛,温。归肺、脾、胃经。 1.湿阻中焦,不思饮食,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本品既可化湿行气,又能开胃消食。治疗湿阻中焦,脘腹痞满,不思饮食,常与藿香、佩兰、陈皮等同用;若脾虚湿阻气滞之胸腹虚胀,食少无力者,常与黄芪、白术、人参等同用,如白豆蔻丸(《圣惠方》)。治疗脾胃气滞,食积不消,胸腹胀痛,可与陈皮、枳实、木香等药配伍。 2.湿温初起,胸闷不饥 本品辛散入肺而宣化湿邪,故还常用于湿温初起,胸闷不饥。若湿邪偏重者,每与薏苡仁、杏仁等同用,如三仁汤(《温病条辨》);若热重于湿者,又常与黄芩、滑石等配伍,如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 3.寒湿呕逆 本品能行气宽中,温胃止呕,尤以胃寒湿阻气滞呕吐最为适宜。可单用为未服,或配藿香、半夏等药,如白豆蔻汤(《沈氏尊生书》)。若小儿胃寒,吐乳不食者,可与砂仁、甘草等药研细末服之。 煎服,3~6g,入汤剂宜后下。 阴虚血燥者慎用。 附药:豆蔻壳豆蔻壳为白豆蔻的果壳。性味功效与白豆蔻相似,但温性不强,力亦较弱。适用于湿阻气滞所致的脘腹痞闷,食欲不振,呕吐等。煎服,3~5g。 豆蔻的故事 “豆蔻年华”在文学里是比喻娉婷少女的常用词,如杜牧《樊川文集》有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之语。二月初,豆蔻花正含苞待放,因而诗人借用“豆蔻稍头二月初”来比喻“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自此后人们便常以“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在古老的中药里也有“豆蔻”,以“豆蔻”为名的中药有四味,即白豆蔻、草豆蔻、红豆蔻和肉豆蔻。四药均富含挥发油,具芳香之气,性温而作用于中焦。因其名称相近,功用类同,临床应用大致相同。 附: 治口臭茶方 宋●赵佶《圣济总录》去肾虚热口臭用五香丸(豆蔻、藿香、丁香、零陵香、青木香、白芷、桂心、香附子、甘松香、当归、槟郎),豆蔻丸(肉豆蔻、红豆蔻、白豆蔻、草豆蔻、赤茯苓、丁香、人参、甘草、细辛、官桂) 你学会了吗? 喜欢就请转发!帮助更多人! 德元堂祝您身体健康! 德元堂-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ongdoukoua.com/hdkjg/1711.html
- 上一篇文章: 回医回药,等待开掘的寂寞宝藏
- 下一篇文章: 50种香辛料大集合,你认识哪些